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9
2020山东威海教师招聘答案:试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2.C【解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简称FAST,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3.D【解析】在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4.B【解析】略。
5.C【解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然的联系。
6.C【解析】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它强调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不移的,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被实践推翻的见解就是谬误。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条件性,它强调的是辩证地理解实践标准,不能把它绝对化。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推翻现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论;因为客观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实践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而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性的。
7.A【解析】滥挖甘草终导致了沙尘暴,表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故选A。
8.B【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说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引导人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9.A【解析】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10.C【解析】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即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只有党的建设搞好了,党自身具有先进性,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顺利进行。A和B是党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D项内容是党的基本工作思路。
11.C【解析】互联式沟通的特征是每个沟通点都可以和其他所有的点发生联系,各个信息点可以互相沟通,没有信息的中心,有利于行政工作的多元化和民主化,如政府举办听证会。聚联式沟通的特征是存在一个沟通中心,沟通中心可以和任何其他沟通点联系,而其他各点只能与沟通中心发生联系,彼此无相互的沟通渠道。单联式沟通的特征是各个信息沟通点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成员只能和相邻的两点相互沟通,而与其他点不发生联系。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故选C。
12.B【解析】行政授权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成为行政授权的主体。
13.A【解析】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后所立的遗嘱为准。故选A。
14.B【解析】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5.D【解析】聘书规定的内容相对简单,不能涵盖劳动合同的所有条款,所以不能用聘书来代替劳动合同,A、B选项不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劳动合同才能生效,所以C选项也不正确。故选D。
16.D【解析】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7.A【解析】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18.C【解析】如今用的毛笔,相传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
19.C【解析】《康熙字典》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共收录汉字47035个,是中国收录汉字多的古代字典。
20.C【解析】海上行驶的轮船发出的六声短笛是轮船遇险的呼救信号,C项说法错误,故选C。
21.A【解析】略。
22.B【解析】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23.C【解析】略。
24.D【解析】泡菜主要是靠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制作而成的。
25.A【解析】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26.AB【解析】C项说法错误,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正确的价值观念也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项说法错误,尊崇劳动的信念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不是决定性的。故选AB。
27.BC【解析】A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错误;B项正确,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说明人的意识能够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C项正确,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D项错误,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可能就不同,但不是说一定就会不同。故选BC。
28.AC【解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错;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AC。
29.BCD【解析】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故A项说法错误。
30.ACD【解析】完全垄断市场的出现,有以下几个因素:规模经济、自然垄断、原料控制、政府特许。
31.ABC【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GDP只计算在中国境内产生的产值,而不管它属于哪国人。所以,在上海的英国人工资包括在中国的GDP中,而在纽约的中国人工资,不算在中国的GDP中。故选ABC。
32.ABCD【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概括为:第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3.ABCD【解析】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权;人格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通信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劳动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权利的保护等。
34.ABCD【解析】为了解决各种网络间的通信,Internet使用了自己的一种“网际通用语言”,即ICP/IP协议,它由四部分组成,即: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35.AB【解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的原因: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延长;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年轻人口比重减小,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大。C、D两项并不能导致人口老龄化。
三、判断题
36.×【解析】错误的教育目的往往不符合教育规律。例如,之前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目的就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37.×【解析】“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的观点。
38.√【解析】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9.×【解析】机器人、动漫设计、剪纸类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40.×【解析】职业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品质好坏、道德水平高低的客观依据。
41. ×【解析】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42.×【解析】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3.√【解析】小学儿童虽然有时也能自发地使用学习策略,但这种使用通常是偶然的、不稳定的。
44.×【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认知策略属于程序性知识。
45.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条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这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有权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四、单项选择题
46.C【解析】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即: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47.C【解析】略。
48.D【解析】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9.D【解析】题干中的教师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体现了该教师对知行统一德育原则的运用。
50.C【解析】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51.D【解析】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这个角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第二个是纪律的执行者。
52.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
53.D【解析】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54.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55.B【解析】略。
56.A【解析】略。
57.B【解析】题干所述为社会模仿模式的主要观点。
58.A【解析】孔子的“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
59.D【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60.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善于诱导他的学生,其弟子颜回这样称赞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61.A【解析】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62.C【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63.D【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班级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64.C【解析】转变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65.A【解析】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66.D【解析】题干所述体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内涵。
67.D【解析】题干所述为蔡元培提出的办学方针。
68.D【解析】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要求之一为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题干所述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69.B【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题干所述内容强调要“少说多做”,要说话谨慎、做事勤快,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70.A【解析】题干的描述告诉教师要尊重和体谅学生。
71.A【解析】题干所述体现的是演示法的内涵。
72.B【解析】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叫作广域课程。
73.A【解析】“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74.C【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5.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76.C【解析】在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中,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77.A【解析】题干所述说明教师具有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78.A【解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1)确定帮助的情境,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2)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要时加以澄清;(3)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4)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5)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79. A【解析】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题干所述是首因效应的典例。
80. B【解析】学习动机具有激发、指向和调节功能。
81.B【解析】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1)成熟;(2)练习和经验(自然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平衡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调节同化和顺应的关系,使个体的认知不断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82.B【解析】CRT(联合型瑞文测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的智力测量,亦可作为不同民族、不同语种间的跨文化研究工具。
83.B【解析】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靠动物进化而获得的低级心理机能,它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由历史发展而获得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随意注意、意志等。
84.C【解析】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法制取向阶段或社会契约取向阶段);(2)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或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或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85.B【解析】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有:(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效。
86. C【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须”成功,并得到他人赞同;别人“须”对我关怀和体贴;事情“应该”做得尽善尽美;课堂上回答问题有错误是很糟糕的事等。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故C项错误。
87.C【解析】多伊奇和诺曼提出了注意的晚期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信息的选择依赖于刺激的知觉强度和意义。
88.B【解析】刺激物的新异性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题干所述是为了避免新的衣服引起的无意注意造学生学习分心。
89.A【解析】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相对性以及客观性的特点。
90. B【解析】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动作品质方面;(2)动作结构方面;(3)动作控制方面;(4)动作效能方面。
91.D【解析】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将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其理论观点有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以及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92.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题干所述为知觉的理解性的典型事例。
93.D【解析】所谓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题干所述气象工作者借助气象资料来判断今后的天气变化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94. D【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95.A【解析】道德判断与评价发展的特点有:(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律他到律己;(4)从片面到全面;(5)从笼统到具体。
96.B【解析】知觉方面的类型差异有:(1)综合型。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能力较弱;(2)分析型。知觉的分析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地感知,但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较弱;(3)分析综合型。知觉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根据题干所述,小王的知觉类型为综合型。
97.B【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没有出现守恒的特征,因此小红觉得两个杯子里的果汁不一样多。小乐已经具有守恒的概念,知道两个杯子里的果汁一样多,因此小乐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98.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近发展区。
99.A【解析】机械学习就是学生没有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没有将教材的内容真正的理解,也就是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题干中学生不能将对地球结构的学习应用于实际,即为机械学习。
100.B【解析】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
101.B【解析】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根据题干所述,孙老师采用的是负强化的方式。
102.A【解析】整体性策略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采取整体性策略的学生在从事学习任务时,往往倾向于对整个问题将涉及的各个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将采取的方式进行测试。
103.C【解析】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他们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104.C【解析】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通过无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根据题干所述,阳阳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文饰。
105.A【解析】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06.D【解析】进入中学以后,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加深以及言语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意义识记得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进入初中以后,中学生的意义识记就超过了机械识记,并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相反,机械识记运用得越来越少,其效果也越来越差。
107.C【解析】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比如,掌握丰富的词汇知识,这将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而阅读技能的提高又可以促进更多的词汇知识的获得。知识与技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迁移。迁移表明,各种经验内部及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108.B【解析】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的过程。通过原型操作,学生不仅有了程序性知识,而且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完备的动觉映像,这就为原型内化奠定了基础。
109.B【解析】系统结构图是一种组织策略。学完一科知识,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将主要信息归为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后形成一个系统结构图。复杂的信息一旦被整理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就容易理解和记忆。在金字塔结构里,较具体的概念要放在较抽象的概念之下。
110.C【解析】坚持依法执教原则的具体要求有:(1)依法执教,做奉公守法的模范;(2)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3)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4)廉洁自律,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五、多项选择题
111.ABC【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2.ABC【解析】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包括:(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113.ABCD【解析】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114.ABC【解析】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有:(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15.ACD【解析】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1)对全班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2)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3)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116.ACD【解析】教育对人口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2)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3)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4)有助于人口迁移。
117.BCD【解析】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三个基本含义:(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118. CD【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仪)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119. AD【解析】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2)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3)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120.BC【解析】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1)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有不同影响。(2)加工水平对两种记忆有不同影响。格拉夫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意义加工的水平)对外显记忆效果影响大,对内隐记忆效果影响小。(3)两种记忆保持的时间不同。外显记忆的回忆量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减少,但内隐记忆却可以保持较长时间。(4)干扰因素对两种记忆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无关信息干扰,但无关信息却很少影响内隐记忆。
121.ACD【解析】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有: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加工信息。沉思型学生的信息加工策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所以,B项说法错误。
122.ABCD【解析】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征是有相同的心理需要、明显的情感色彩、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及其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
123.BC【解析】群体规范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惰性,这是群体规范消极的一面。群体规范是一种多数人的意见,要求成员行为趋于一致,它约束人的行为,就是为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一个中等水平上,既不能积极,也不能落后。在规范的限制下,人们往往把一些创造性行为看作是越轨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者往往受到打击和排斥,因而不利于群体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124.BCD【解析】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引导性陈述,它的目的有三个:(1)把学生的注意引导到即将输入信息中的重要内容上;(2)将要呈现的观点之间的关系成为焦点;(3)使学生回忆起所学过的相关信息。
125.ABD【解析】理解心理辅导的概念,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2)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工作重点是预防和发展;(3)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C项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六、案例分析题
126.B【解析】“命令—服从”型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1)教师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时时处处“唯教师是”,以至于将自己的人格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2)在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总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自以为是的独白”,将学生视为无声被动的机器、可以随意涂抹的“白板”。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达到目的而又不择手段,从而造成教育本真意义的失落。
127.C【解析】略。
128.D【解析】当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应该积极加以引导,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能加以制止。
129.A【解析】案例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注意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遵循了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性规律。
130.B【解析】该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是对谈话法的运用。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