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5月20日)
时间:2018-05-20 10:40:55责任编辑:shanxiang00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备考推荐:2018年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资格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资格证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赞可夫C.苏霍姆林斯基D.杜威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宽恕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这启示我们要坚持( )。A.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4.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访谈法5.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一概念由( )首先提出。A.皮亚杰B.洛伦兹C.桑代克D.班杜拉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为( )。A.教学标准B.教学计划C.教学课程D.课程标准7.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在说自己孩子没考好的原因,如“孩子只是碰巧没看清这道题而已”“这次的卷子比较难”。我们不赞成这样分析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因为( )。A.归因于运气,是内在不可控的B.归因于工作难度,是外在不稳定的C.归因于外部原因,不利于孩子进行操作,不利于培养努力的学习品质D.归因于外部环境,有利于孩子建立信心8.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9.“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严格管理学生原则10.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说理教育法二、简答题11.简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12.简述教学实施的环节。三、材料分析题13.材料:某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为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恰当有密切的关系,教师意识 到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由此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了方案。之后,教师 对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问题:(1)请对该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8分)(2)谈谈教师是实际工作中如何开展行动研究。(12分)四、教学设计题14.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月光曲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 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 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试对本文进行文本分析。(10分)(2)若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0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裴斯泰洛齐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教育心理学化”含义:一是就教育目 的或结果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二是就教育教学的活动或过程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和规律协调一致,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道德情感等诸方面都处于主动的地位。2.A【解析】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3.【答案】A。专家解析:这句教育名言体现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如何纠正儿童错误的看法,宽恕意味着热爱和尊重儿童.同时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儿童的要求。4.A【解析】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大区别就是是否人为影响研究对象。实验法是人为地引起改变。5.【答案】B。专家解析:关键期一词是由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在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6.D【解析】我国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使用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7.C【解析】运气是外在不可控,工作难度是外在不稳定的。我们好归因为学生的努力。8.【答案】C。专家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9.C【解析】“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是由马卡连柯提出来的,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0.B【解析】奖惩是中小学品德评价的一种方式。二、简答题11.【解析】(1)小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2)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3)小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小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5)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12.【解析】(1)备课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2)上课。上课就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和结束过程的不断调整和控制,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3)作业的布置与修改。布置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践作业。(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三、材料分析题13.【解析】(1)该老师的做法是正确合理的,利用教育行动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学习。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进行,目的在于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 提升的一种研究。该老师在发现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自身教学方式有关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解决方案并积极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符合 教育行动研究的要求。(2)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②拟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③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④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四、教学设计题14.【解析】(1)文本分析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充分彰显了单元的主题——“艺术的魅力”。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3)教学过程①联想诗句,导入新课A.板书“月光”,学生联想相关诗句。B.谈话激趣。完成课题。月光不仅仅经常被文人墨客借以抒怀,有不少的音乐家也把它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月光曲》(板书:曲),看看这首曲子中蕴含着音乐家怎样的情感。②检查预习,概括大意A.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理解:谱写、茅屋、幽静、霎时间、琴键等词语。B.指导写字:键、霎。C.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围绕这首《月光曲》课文主要写了什么?③自主感悟,汇报交流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A.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句子,批注。B.汇报交流。教师以学定教.随机指导理解有关内容。a.清幽的环境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学生读、画描写环境的三个语句并从中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b.兄妹俩的谈话感动了贝多芬。引领品读对话,体会正是穷兄妹俩的手足情深感动了贝多芬,使得他产生即兴为之演奏的心愿。c.遇到知音激起了创作的欲望。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体会盲姑娘知音乐、懂贝多芬.是激发贝多芬创作欲望的原因之一。④总结,理清创作过程贝多芬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夜晚散步,听到了从茅屋中传来的钢琴声,使他平静的心有所触动;听到兄妹俩的谈话,他为兄妹俩的相互关怀和体谅所感动,于是走进 茅屋为他们弹琴;从盲姑娘对他说的话语中,激动于遇到了知音,触景生情激发了贝多芬创作灵感.非凡的音乐天赋和才能使他创作出了《月光曲》。⑤课后作业A.熟读课文,书写生字。B.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围绕《月光曲》你还想知道什么?请列出问题。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