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3
一、单选题
1.在某本教育名著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描述来表达所主张的“自然教育”思想,同时他还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本名著及其作者指的是( )
A.《教育与文化》和斯普兰格
B.《爱弥儿》和卢梭
C.《教育漫话》和洛克
D.《教育学》和凯洛夫
2.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教育目的确定的客观依据的是( )
A.人的价值选择
B.人的观念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D.人性假设
3.在课堂教学中,吕老师会建议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方式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同时吕老师也发现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脉河流,效果会比自己自始至终讲要好很多。这体现了对学生( )的引起和保持。
A.无意注意
B.无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下列哪项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5.教师李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授课,这种教学行为( )
A.没什么关系,只要教学效果好即可
B.不合法,应该规范用语,采用普通话教学
C.很正确,充分考虑了与当地学生的沟通问题
D.不正确,应规范用语,宣扬我国正宗文化
二、判断题
1.巩固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
2.在德育过程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一对矛盾,在教育实践中难以协调。( )
3.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 )
4.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是高原现象。( )
5.教师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卢梭在《爱弥儿》的前4卷中把受教育者划分为4个年龄阶段,并提出了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及相应的教育任务与方法,他主张通过家庭教育或自然教育培养“自然人”。
2.C【解析】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主要有:(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3)历史发展进程;(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3.C【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中吕老师建议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方式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让学生用笔尖指着山脉河流来进行学习等是一种有目的的,并且需要学生的意志努力的学习,故属于有意注意。
4.A【解析】B项属于机械学习;C、D两项均属于发现学习。
5.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二、判断题
1.×【解析】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2.×【解析】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解析】创造性并不是少数人独有的,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品质。
4.√【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高原现象的定义。
5.√【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